2026年4月23日至25日,上海汽车会展中心迎来了一场全球国防科技领域的盛会——第二届国防特种车辆及方舱展与国防科技工业装备与信息技术博览会。此次展会以“创新驱动、军民融合、智领未来”为主题,汇聚了全球超600家顶尖企业与科研机构,展览面积突破4万平方米,成为推动全球国防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
在航空航天与船舶装备展区,新型战斗机模型以其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和显著提升的作战半径成为焦点。这款战斗机不仅具备卓越的机动性能,还集成了先进的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彰显了中国在航空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此同时,新型舰艇模型也吸引了众多目光,其隐身技术与智能化作战指挥系统的集成,标志着中国海洋装备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展区则聚焦半导体、集成电路、量子加密通信等关键技术。某企业展示的量子加密通信设备,采用量子纠缠原理,实现了信息传输的绝对安全,为国防通信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此外,高性能芯片与智能指挥调度系统的亮相,也为军事装备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核心动力。
展区规划及范围: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创新发展成果及供应链展区
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成果、国防信息化装备发展成果、国防科技成果、军事智能装备成果、融合创新成果、航空航天装备成果、无人机装备成果、雷达装备成果,特种电子装备展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精密陶瓷、微波、射频组件和模块、电子元器件及组件、电子测试测量仪器、电磁兼容、滤波器、电磁屏蔽、继电器、传感器、编码器、变送器、敏感元件、军工电源、电池、雷达系统、电子对抗、信号处理、数据采集、加固计算机、各种板卡、嵌入式产品、液晶显示器、实时显控、固态硬盘、数据存储、惯性导航、仿真测试、测控系统、印制电路板、开关、连接器、线缆组件、机电元件、激光及光电子产品、电子制造设备、SMT表面贴装设备、防静电、军工测试测量、仪器仪表等。
国防通信与指挥系统展区:军事通信系统、指挥系统、控制系统、可视化系统、精确制导、情报侦察、目标定位跟踪、遥测系统、飞控系统、火控系统、情报侦察系统、应急通信、图像处理、GIS软件/系统、可穿戴、虚拟现实、5G技术、总线技术、故障预测与诊断、高速相机、空管系统、虚拟仪器、半实物仿真、热控系统、通信器材、各种通信天线、天线升降杆、无线图传、无线自组网、操控台、通信指挥车、数据机房、光纤光缆、光传输、光器件、光通信、激光通信、通信电源、储能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组等。
国防工业自动化/试验测试及先进制造展区:
军工自动化、控 制系统、伺服系统/伺服电机、编码器、数控系统、工业插座/连接器、导电滑环、军工试验设备、动力传动与智能技术、液压系统、液压元件、密封技术、驱动系统及零部件、机器视觉、流体传动设备、人机界面装置、工业防爆产品、防爆电气、真空、微特机电、可靠性试验设备、环境试验设备、试验箱、材料试验设备等。国防网络安全展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数据挖掘、云存储、加密计算、加密传输、文件扫描、智慧档案、安全分析、数据备份、服务器、电磁信息安全防护、智能办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数据压缩、数据集成、数据检索、数据加工、数据传输等网络安全防护;
航空航天/无人系统及卫星导航展区
无人机整机、反无人机装备、小型低空飞行器、eVTOL飞行器、无人机探测拦截与管控装备、低空防御、飞艇技术、光电吊舱、无人机吊舱/云台/相机/镜头、无人船艇、军用无人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特种机 器人、水面无人艇、无人潜水器、无人车辆等。卫星技术、北斗导航系统、惯性导航、时间频率、终端设备、空间设施、模块、芯片、航空技术、航空电子/测试/系统/材料、运载火箭、小型火箭技术、发动机、机载、制造及切割设备、激光与焊接、模具与压铸制造、航材、计量检测、光电与红外系统、空管及机场设备等。
国防先进材料展区
特种材料、军民两用材料、军工复合材料、特种纤维、合金材料、碳钎维材料、钛金属、蜂窝处理、纳米材料、石墨烯、隐身材料、抗高低温材料、3D打印材料、无机材料、超导和纳米材料、屏蔽材料、电子新材料、靶材技术、高分子材料及制品、钢铁材料及制品、轻型合金材料及制品、高温结构材料及制品、金属电子材料、半导体封装材料、焊接材料、喷涂材料等。
特种车辆及方舱展区
防务车辆、军警车辆、越野车、装甲车、通讯指挥车、无人车辆、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侦察车、雷达车、电子对抗车、补给车、供弹车、牵引车、雪地车、医疗救护车、商用车、后勤保障车辆、多用途车(MPV)、全地形车、电源车、水陆两栖车、通信车、航天车等国防用特种车辆,方舱车、防弹方舱、通讯方舱、移动方舱、监测方舱、气象方舱、医疗方舱、移动炊事车方舱、沐浴方舱、移动保障方舱,厢式车厢、特种车厢、冷藏车厢、保温车厢、集装箱,方舱附件、方舱空调、方舱材料等相关技术产品等。
后勤保障与仿真训练展区
军需装备、军事医疗装备、战伤救治、急救器材、应急救援装备、炊事装备、单兵装备、军品包装、油料装备、军需食品与服装、物流装备、新能源、启动电源、电力保障装备、军事教学装备、野营装备、外骨骼助力装备、枪弹柜、伪装器材、伪装气模、假目标、降落伞装备、伞兵携行具、防护装备、特种照明、防护箱、器材箱等。军事训练器材、智能打靶装备、智能建模、仿真系统、电子沙盘、电子对抗、作战试验、模拟训练器、全息投影、充气假目标、靶标、发射体等。
无人系统展区是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工业机器人、无人驾驶车、水下机器人等无人装备竞相亮相,展示了无人技术在侦察、运输、救援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特别是某型无人潜航器,具备深海探测与自主作业能力,可在复杂环境下执行军事任务,为水下作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在无人机领域,AI驱动的无人机蜂群系统成为展会的一大趋势。该系统可同时控制数百架无人机,通过分布式决策实现自主编队与目标打击,任务成功率高达98%。这种“发现即摧毁”的作战效能,无疑将极大提升未来战场的作战能力。
展会特设的“军民两用技术专区”成为推动军民融合的重要平台。石墨烯电池、3D打印材料等成果的展示,不仅推动了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的转化,也为民用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某企业展示的石墨烯电池能量密度达500Wh/kg,续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与无人机领域。而3D打印金属材料则可实现复杂结构一体化成型,降低制造成本40%,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能指挥调度系统是本次展会的另一大看点。该系统整合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与精准决策。某企业展示的电子沙盘系统支持全息投影与虚拟现实交互,为作战训练提供了更加直观、高效的工具。此外,智能指挥调度系统还具备多军种协同作战的高效指挥能力,可同时接入数百个终端,确保战场信息的实时传输与指挥调度的无缝衔接。
此次展会不仅吸引了来自欧美、亚太等地区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参展,还举办了多场国际论坛与供需对接会。某国际企业展示的卫星通信终端支持多频段兼容与高速数据传输,已应用于全球多个国家的军事通信网络。而产业招商活动则聚焦低空经济、核能工业等新兴领域,某企业展示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具备垂直起降与高速巡航能力,可应用于城市空中交通与应急救援,为国防装备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作战选择。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军事变革的浪潮,国防科技工业正迈向更广阔的未来。本次展会通过“展+会+赛”模式,推动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与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据统计,展会期间达成合作意向超200项,涉及金额超百亿元。这些合作不仅为参展企业提供了与军方、科研机构直接对话的机会,也助力了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展望未来,国防科技工业将继续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深化军民融合战略,推动智能化、信息化与轻量化设计的深度融合。随着量子通信、脑机接口与仿生材料等前沿技术的突破,国防装备将向“超智能、超柔性、超环境适应”方向演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防科技工业将为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注入更加磅礴的力量。
参展报名咨询:15000870381吴先生
ys199018